當局在世遺景點加設說明牌,介紹世遺景點或廣場的內容。目的當然是希望遊客,尤其是自由行在參觀世遺景點前有一個初步認識,較現時全無介紹當然邁出了一步,藉此或許更能增加遊客參觀的興趣。
自澳門歷史城區獲聯合國敎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,本澳予外地人的觀感已不再僅是一個賭城,還有豐富的內涵。亦因此,來澳旅客逐年上升,二○○八年更超過二千二百萬人次,去年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雖然回落,但也超過二千一百七十五萬人次。在珠三角發展規劃中,澳門定位為休閒的旅遊城市。面對每年逾二千萬的旅客,如何令遊客感到賓至如歸,乃當局須設法達到的目標。
在輕軌未建成前,巴士、的士是遊客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,服務的好壞,隨時影響旅客對本澳的印象。有朋友早前乘高鐵到武漢自由行,雖然早已查看當地景點,手持地圖,但始終人生路不熟,在往一景點時唯有打的。當時正値換更時間,在截停一輛的士後,司機表示要交更,但可以順路載朋友到巴士站,並說明乘哪號車可到達景點。途中還不斷介紹當地的名勝。抵達巴士站後,司機不但沒有收錢,還祝朋友玩得開心。
反觀本澳之的士服務卻常遭詬病,不要說向遊客介紹本澳的名勝古跡,遇到遊客要到較擠塞的舊區,個別司機甚至拒載,遊客如何賓至如歸。兩地司機的差別,在於公民意識。本澳旅遊業要不斷發展,提升整體公民意識亦十分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