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馬路節假日公交專道在爭議聲中,終成為常規措施。當局聲稱試行九個月的結果,巴士入新馬路班次增加了五個巴仙,的士車次更大增三成,效果明顯云云。
不過,新馬路街坊有另類看法,撇開車輛進入新馬路內街不便,令該區老舖少了一批本地客光顧不說,單以交通論交通,實施公交專道時,入新馬路巴士是多了,但排巴士龍的情況也多了,卻不見得有效率;至於的士,到新馬路的士多了,仍然只是旅遊區有的士,對居民出行一點沒有幫助。故當局的數據,看不出對出行有甚麼改善。
今年中當新巴士服務合約生效後,當局聲稱要增加巴士出車率四成,馬路將不堪負荷,就算再闢幾條公交專道如媽閣至關閘巴士專道,不用神算占卜,將如同新馬路公交專道情況一樣,巴士班次當然密了,結果是“巴士塞巴士”。原因是就算專道不塞,專道之前或之後的樽頸位必定擠阻,巴士只會一班又一班擠在一起。屆時居民等候巴士,要麼苦候冇巴士,要麼同一線路兩三架巴士同來,尤其巴士線若仍採用“小環市”形式,兜路越長,“巴士塞巴士”情況越嚴重。
說到底,澳門交通頑疾,還是急須新型集體運輸系統,有了輕軌,即有了出行“支柱”保障之後,巴士和的士將成為接駁交通工具,巴士可以走點對點短途路線,這時增加發車率才不會塞巴士,眞正發揮增車、增班次的作用。否則,出巴愈多,塞車更甚。
斯 雨